I Quit! 凌晨4:30,瑪琳娜在空無一人的壹傳媒動畫辦公室裡獨舞,用1'45''的影片向老闆宣告:我不幹了!
這支影片上傳後,短短幾天時間即引發廣大網友共鳴,在網路上創下高達數十萬的點閱人次,國內外媒體也大幅跟進報導。
An Interpretive Dance For My Boss Set To Kanye West's Gon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w_tdY0V4Zo
壹傳媒動畫主管第一時間接受記者採訪時,可以看得出來有些不知該如何回應這個表面Kuso,但實質在指控公司壓榨員工的問題,最後只能說出:「希望瑪琳娜在工作時,也能展現出這種創意」的回應內容。
新聞參考:蘋果日報 - 半夜辦公室獨舞 「我不幹了」
這樣的回應,雖不算失誤,但這類處理勞資對立議題最困難之處在於「大部分的民眾和網友其實都是苦命、領薪水的上班族,會無條件的站在員工的角度進行評價」,所以這種回應言論,雖然還算得體,但多數的民眾就是會站在捍衛受雇者的立場,解讀認為:「反正『下屬的功績是上司的功勞 上司的過錯是下屬的責任』,老闆就是一種永不認錯,不會自我檢討的生物啦!」
換句話說,一般大眾,特別是廣大的上班族們,並不會因為這個回應內容而改變他們認為這家公司壓榨勞工的認知,甚至可能會更進一步的激化這個認知。
如果這個事件到此為止,雖然對企業而言,並不會造成立即性的迫切危機,但在企業形象和聲望上,卻會踏踏實實地累積這家公司會壓榨員工的外部認知負面印象,誰也拿不準,這些永遠留存在網路上的評價,未來是不是還會有其他發酵、爆發的可能性。
但這個事件,公司團隊在風險議題處理上最精采之處,是用幽默回應的方式,讓主管帶著現任的員工,用同樣的舞蹈、同樣的格式再次複製類似的1'37''影片,唯一的差異,是把訊息內容轉換成公司想說的語言以及徵才的訊息,在高關注度的輿論氛圍下,反而創造了有立公司立場的民眾溝通效果。
An Interpretive Dance From Next Media Animation Set To Kanye West's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ukGrwL4ky4
我認為這個事件的發展,是一個不錯的危機議題回應案例,除了提醒在危機處理時,「幽默」這個策略所能發揮的效果外,也指引出在回應的內容和形式上,其實並不只有嚴肅地採用新聞稿、接受訪問、記者會、登廣告…等等正式的形式。
視議題的情境和輿論氛圍不同,彈性的選擇合適的回應內容與訊息釋出管道,才能獲得真正扭轉的溝通效果。
以這個事件為例,瑪琳娜影片大量曝光不斷的被點閱播放,抱持批評立場的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消失,但在這個事件中,選擇幽默的形式回應,對比嚴肅回應或不回應的方式,我想至少可以起到扭轉「部分民眾」觀感的效果,讓整個輿論氛圍不致於一面倒的只朝負面前進。